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挺起制造業當家脊梁
佛山企業服務體系“益曬你”
(資料圖)
羊城晚報記者 楊苑瑩
“制造業穩則佛山穩,制造業強則佛山強。”制造業當家是佛山發展的根基,是佛山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佛山挺起產業脊梁的底氣。2022年12月28日,《2022年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發布,按入選企業數量排名,佛山有90家企業入選,位列全省第一。
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土壤,擁有一流營商環境,才能為“制造業當家”加足底氣。2021年以來,佛山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積極構建“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從空間重構、土地供給、園區建設、政務服務、法治環境、招商機制六個方面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出臺全國首部服務市場主體的地方性法規,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刷新“佛山速度” 營造高效優質服務環境
2022年1月11日,總投資100億元的廣東醫谷·云東海生命科學園項目正式動工,從簽約落戶到正式動工,僅用了約37天,實現“拿地即開工”。“以往需要幾周時間才能完成的事項在一天內就高質量完成了。”廣東醫谷執行總裁謝嘉生直言,感受到了佛山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硬核力”。
近年,佛山深化企業服務“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企業開辦、生產經營等17類主題658項集成服務全覆蓋,推出227項政務服務“秒批秒辦”事項,全市已有68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此外,對重大產業項目成立“領導小組+代辦小組”,為項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審批服務,市重大重點項目審批代辦及交易靠前服務專班已累計提供超20萬次靠前服務。
“佛山速度”并未止步于此。佛山在全國率先推行“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實現證照聯辦、多項許可一次辦,審批用時壓縮60%,60個企業高頻辦事場景的6497份申請表單和材料壓縮整合至1859份,精簡率達71.4%。
在此基礎上,2021年11月,佛山還在全國首推“守信快批”新型審批模式,率先實現零售藥店申辦“一小時發證”“當天即營業”,在不改變審批門檻和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將藥店經營者“開門準營”的審批時長從最長56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徹底解決零售藥店“準入不準營”問題。
另一方面,佛山推出惠企助企政策,降本、減負“益曬企業”。佛山首創實施政府補助“秒到”企業和個人改革,累計發放各類財政獎補資金達155億元;在全省率先探索稅收事先裁定,確保企業稅惠應享盡享;2021年至2022年10月,共辦理了出口退稅727.4億元;2022年前10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319億元,為制造業企業下了場“及時雨”。
佛山正以更快、更好的營商環境增強制造業企業的信心。
練就“佛山功夫” 頻出實招優化“軟環境”
實現制造業當家,首先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佛山優勢傳統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5.9%,如今,打遍天下的“佛山功夫”迎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戰帖”。
2021年,佛山在全省率先出臺了《佛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措施》,設立運作總規模300億元、首期100億元的轉型發展基金,推動設立5億元的科創培育基金,力促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截至2022年11月,全市347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了數字化改造,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36.76%。
與此同時,佛山積極開展城市更新、村級工業園改造,加強規劃統籌、引導產業集聚。一邊鼓勵本土企業轉型升級,另一邊通過騰出連片空間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項目落戶。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改造升級后,總裝產線產能提升33%,部裝產線提升70%以上;全球注塑機行業龍頭企業海天集團高端智能裝備生態產業基地項目落戶,總投資50億元……一個個制造業“新貴”在佛山涌現。
佛山構建“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以來,營商環境改革實招頻出,產業發展“軟環境”不斷優化,比如: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佛山堅持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組建市人才發展集團,在全省首設“企業家日”及“人才日”,已吸引領軍人才300多名,科技創新團隊240多個;建立更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2022年,佛山頒布實施《佛山市市場主體服務條例》,成為國內首部服務市場主體的地方性法規。
佛山,正以一流營商環境支撐“制造業當家”,從“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