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美股投資在其家庭金融資產中的占比已升至歷史新高——這對于美國經濟和美股市場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隨著美股的持續上漲,美國人的賬戶金額也在增加,但這也意味著美國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受到股市下跌的影響。
美國人持股占比已達到歷史新高
根據美聯儲公布數據,今年第二季度,美國人直接和間接持有的股票(包括在共同基金或退休計劃中的投資)占家庭金融資產的比例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達到了45%。
這一里程碑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美股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從而提升了持倉股票價值;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直接參與了股市;以及像401(k)這樣的投資于股市的退休計劃在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受歡迎。
盡管從當下來看,這一趨勢對于美國人來說還是值得慶祝的好消息——在美股上周又創下新高之際,更多美國人將能從美股的上漲中獲益。
但這樣創紀錄的高股票持有量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因為美股市場下跌可能會影響美國民眾個人財務狀況——尤其是在美國勞動力市場日益脆弱、通脹持續頑固的當下。
據LPL金融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杰弗里·羅奇(Jeffrey Roach)稱,由于如今許多美國人持有大量股票,并且將大量資金投入美股,因此美股對經濟的影響(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更大了。
“股市的繁榮或崩潰所帶來的影響——它具有雙向性——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將比十年前要大得多,”羅奇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咨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表示,美國人的股票持有量已經超過了上世紀90年代末(也就是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的水平。
希金斯在報告中表示:“即便在對人工智能充滿熱情的情況下,美股還將持續上漲一段時間,這種情況也應當引起警覺。”
希金斯補充道:“事實上,我們的預測是,標普500指數今年和明年還將繼續上漲…但當前股票占比極高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警示信號?!?/p>
美股投資回報率可能下滑
自4月8日美股觸及低點以來,標普500指數已累計上漲33%。自今年年初以來,該指數累計上漲了13%,今年已陸續有28次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的科技熱潮是推動美股上漲的主要動力。以英偉達為首的美股“七巨頭”等大型科技公司股價飆升,帶動了像標普 500 指數這樣的主要指數上漲。
據標普道瓊斯指數的高級指數分析師霍華德·西爾維拉特(Howard Silverblatt)稱,“七巨頭”今年為標普500指數貢獻了總體漲幅的41%。
不僅美國家庭持有的股票數量創下了新高,據美聯儲的數據,外國投資者在美股市中的持股比例也在第二季度達到了歷史新高。
美國奈德·戴維斯研究公司(Ned Davis Research)的行業策略師羅布·安德森(Rob Anderson)警告稱,歷史表明,當股票持有量達到歷史高位時,經濟衰退的風險以及美股回報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可能性都會增加。
安德森說:“投資者不應期望能重現過去十年所見到的那種規模的回報。未來十年,收益可能會有所下降?!?/p>
貧富差距或進一步拉大
美股持續創下新高帶來的另一重擔憂,是美國經濟可能會繼續朝著“K型”發展——即窮者益窮、富者益富。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就業市場(大多數美國人主要通過此獲取收入)仍停滯不前,而股票市場(美國富人主要通過此獲取財富)卻持續上漲。
“在股票市場中擁有大量財富的人覺得自己的資產表現得極為出色,”Simplify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首席策略師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說,“而那些沒有這種財富、主要依靠就業作為主要資產的人則在當今社會感到受到更多限制。”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經濟數據,使得美國整體經濟數據看起來比大多數美國民眾實際感受到的要樂觀得多。LPL金融公司的羅奇表示,活躍的股市正在提升美國富人的凈資產,刺激了他們的消費,進而推動了經濟增長。
很多數據都已經反映出這種矛盾現象:在第二季度,美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年收入超過35.3萬美元)占美國消費者支出的 49%以上,這是自1989年以來的最高比例。
然而,從深層次來看,這樣的情況帶來的是經濟穩定性的下降:美國的低收入群體已經在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一旦美股出現崩潰跡象,可能會讓那些一直通過高消費支撐經濟的美國富人們感到恐慌。
Charles Schwab公司的高級投資策略師凱文·戈登(Kevin Gordon)表示:“當你的投資規模如此之大時,股市就會成為更大的經濟推動力。”
他指出,盡管當前的美股上漲能夠刺激消費支出,但一旦美股暴跌時,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
“如果股市出現長期低迷,這可能會對家庭支出造成壓力,尤其會對財富水平較高人群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出現這一情況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大了?!备甑钦f道。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