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年擠破頭考上的那批小中專,他們現在怎么樣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家好,我是小葉
說起小中專,相信70后不陌生吧,70末,80初那一代人也都記得吧?
那時候初中畢業選擇報考中專學校,三年后畢業guo家給包分配工作。
那時候能考上中專,就相當于端上了鐵飯碗,工作穩定,生活不愁,日子能超過90%的人了。
不過,那時候能考進中專的學生,可都是全校的尖子生,如果放到現在,都是各重點高中爭相收錄的學生,如果不出意外,很大可能就是未來的985,211大學生。
這話一點兒也沒摻假,懂的都懂。
雖然我沒趕上那個時候,但我多少知道點,那個時候報考中專學校是優秀生們的首選,家里出了中專生,家長也為此感覺到榮耀,認為自己孩子的前途有希望了,終于不再像自己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毫不客氣地說,當年能考上中專相當于現在考進211大學,至少相當于一本大學。
可見那時候一個中專生的含金量。
我們那個時候,中專已經不包分配了,但在很多學生和家長心里,這個彎依然轉不過來,考中專仍然是不二首選,似乎認為自己還能趕上時代末班車。
我們班里的尖子生們,依然都選擇了不同的中專和師范學校。
我卻因為中考體育沒達標被動念了高中。
順便說一下,那時候考高中很難哦,一個學校能考上高中的學生也是寥寥無幾。
我當時看著比自己分數低的同齡人能去讀師范學校,心里曾經耿耿于懷了好一陣子。
說到這里大家有沒有好奇,當年那些小中專們,現在都過得怎么樣了呢?
2
撿幾個熟悉的說吧。
麗麗和我是同班同學,80后,當年考上了一所省內師范學校,那時候師范畢業已經不分配工作了。
但麗麗家庭條件優渥,父親做生意多年,積累了不少身家,想著女兒師范畢業怎么也得弄個在編老師身份啊。
父親動用了能動用的關系,把麗麗弄進一所村小學教書,不知道當時有沒有編制。
但麗麗從小到大性格靦腆,每次站到講臺上看著臺下幾十雙小眼睛,麗麗都害羞,忐忑,沒辦法正常給學生講課。
作為一名教師,總背對著學生也不是事吧。后來麗麗主動退出了教師這個職業。
麗麗后來跟著老公做生意,多年后,她考慮到教師這個職業,未來可以領一份退休工資,就又一次回到了講臺。
多年的人生閱歷,再次面對那些孩子們,麗麗早已經不怕了。
3
我的表姐阿敏當年初中成績不怎么出色,畢業后,父母通過關系讓阿敏再次參加考試,最后被錄取到一所中專學校。
阿敏讀了兩年中專后進了市里一家電表廠。
那個電表廠是國企,阿敏成了一名正式的國企工人,每天上班下班,過著歲月靜好的日子。
那時候我去市里看過阿敏,她租住在一間簡陋的小房子里,一個人生火做飯。
阿敏不只一次地告訴過我,將來一定要嫁個有錢人。
后來聽說阿敏嫁了一個做防水的老板,很有錢,阿敏如愿了。
再后來,電表廠倒閉了,阿敏也回家當了一名家庭主婦,現在她是一名陪讀媽媽。
4
靈莉也是80后,是當時我們班成績第一名的女孩,當年她也考進了師范學校,畢業后去了我姐那個村小學當教師。
我高中畢業后還去村小學看過她。
記得靈莉當時住在學校為她準備的一間單人宿舍里,宿舍是青磚瓦房,室內是紅磚鋪地,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
靈莉有點不安于現狀,她當時的工資是每個月324.5元,她說這點工資啥也干不了,不如去南方打工。
靈莉說父母不同意她去打工,說女孩子家,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重要。
那些年我經常去學校找靈莉,她總向我吐槽她的郁悶和她不甘心。
后來靈莉終于調去了鄉鎮教書,這么多年她兢兢業業,現在已評為優秀的小學教師了。
現在的靈莉歲月靜好,多年以后她一定會拿到滿意的退休工資,到時候我會狠狠地羨慕她吧。
總之,那個時候的初中畢業生,尖子生們基本都選擇了走中專這條路,能考上高中的寥寥無幾,走進大學校門的更是鳳毛麟角。
但大部分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站穩了腳跟。
如今的孩子基本都讀高中,讀大學,整體文化水平比以前都提高了幾個檔次,社會在進步,一代更比一代強了。
你們身邊的“小中專”們,現在都過得怎么樣了?
作者簡介: 葉小葉,網絡小說寫手,文學愛好者,
擅長用一雙手記錄目光所及,
愿我的文字能夠穿透歲月,溫暖到你,
生活不易,有我陪你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