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只有綜合考慮本地經濟社會實際情況,充分尊重鄉村發展規律和基層群眾現實需要,制定符合當地的實施方案,才能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使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萬工程”的內涵不斷豐富、拓展,成為持續惠及浙江千百萬農民的“德政工程”,關鍵一點在于緊盯目標不動搖、不折騰,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政策的穩定性
2003年6月,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來,“千萬工程”深刻改變了浙江鄉村面貌,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探索出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的科學路徑,也為走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提供了實踐樣本。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新時代新征程上,如何接力“千萬工程”?如何繪就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麗新畫卷?
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我國鄉村幅員遼闊,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發展水平、區位資源稟賦、群眾現實需求等各有差異,不可能采取同一套促進發展的辦法。“千萬工程”的經驗證明,只有綜合考慮本地經濟社會實際情況,充分尊重鄉村發展規律和基層群眾現實需要,制定符合當地的實施方案,才能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使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注重特色、精準發力、有序推進,一步一個腳印開展各項工作,適度超前而不盲目冒進,量力而行而不相互攀比。及時總結各地經驗,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千萬工程”啟示我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立足生態資源稟賦,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比如,在不適合發展規模化農業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與當地特色自然資源高度契合的多元化農業,變劣勢為優勢。通過環境整治、污染源治理以及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利用自然資源發展集體經濟,讓農民因共享收益而激發起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有了更好的生態環境,就可以發展集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景觀農業,進一步帶動農民致富。
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千萬工程”的內涵不斷豐富、拓展,成為持續惠及浙江千百萬農民的“德政工程”,關鍵一點在于緊盯目標不動搖、不折騰,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政策的穩定性。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確定工作重點,與時俱進、創新舉措,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既不刮風搞運動,也不超越發展階段提過高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按照“定一項、干一項、成一項”的工作思路,從引領進步到深化提升再到迭代升級,一步步實施民生工程,逐漸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
堅持共建共享、人人參與。要充分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激發農民的主人翁意識,廣泛動員農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推動實現從“要我建設美麗鄉村”到“我要建設美麗鄉村”的轉變。組織農技人員到農村一線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能培訓,引進和培養農業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領軍人才,盤活各種鄉村資源,實現鄉村多元化增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切實把“千萬工程”經驗總結推廣好、學習運用好,扎實推進,堅持不懈,定能把鄉村建設得更富饒更美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