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會現場。 王剛 攝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更加注重創新、效率、綠色和可持續性。而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重塑所有產業,這為廣大浙商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機遇。
在周國輝看來,浙商和浙江經濟發展變遷有著內在必然邏輯,新時代是浙商發展的宏大背景與舞臺。
“新浙商必須實現內涵的重塑與升華。傳統浙商主要靠‘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打天下,依靠成本優勢和市場敏銳度搶占先機。新浙商則在繼承‘四千精神’韌性的基礎上,核心動能轉向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品牌創新。”他說。

座談會現場。 王剛 攝
其認為,新生代浙商是數字原生代,對數字技術有天生的敏感度和應用能力,善于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創新和管理。除了追求商業成功,新生代浙商更注重個人價值實現、社會責任、品牌文化和工作生活的平衡,且更愿意投入前沿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敢于挑戰未知領域,對失敗的容忍度更高。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官方多次公開表態要加快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創新生態。
實際上,在數十年的工作經歷中,周國輝親歷并見證了浙江如何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突破傳統創新發展困境,構建起獨具特色的科創生態。他用一個公式概括他眼中的浙江科創生態“密碼”——“成功=政府(陽光)×市場(土壤)×人才(種子)×文化(氣侯)”。
此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要加快實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等重點行動。周國輝認為,新浙商是“工程師+企業家”復合體,不少是科技型企業家甚或科學企業家,且大舉進軍數字經濟、高端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面對“人工智能+”的浪潮,新浙商大有可為。
“《淮南子》中有一句話——‘乞火不若取燧’,說的是向人借火不如自己燧石生火。”周國輝認為,新浙商應當具有“燧石生火”的素質和本領,這或是他們超越父輩的最需要的特質。期望他們能夠推動浙江乃至中國的經濟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
據悉,本期民營經濟大講堂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總會主辦,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浙江人文經濟研究院、浙江省青年企業家協會、浙江長三角資本研究院協辦,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浙商總會新媒體委員會、浙江工商大學戰略企業家學院、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承辦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