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開始,“內生項目”成為紹興抓經濟工作的高頻詞匯,內生項目也成為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什么是內生項目?簡單來說,就是由紹興本地企業再投資的項目。
紹興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些內生項目大多屬于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等領域,有助于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受益于內生項目的牽引和拉動,紹興的發展潛力被充分激活。今年以來,紹興制造業投資頂住了投資下行壓力,1月至9月,紹興民間投資居全省第二,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速5.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紹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89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10月中旬,記者調研紹興各地,了解內生項目建設運行情況。
“有中生優”的產業故事頻頻發生
柯橋浙東運河畔,紹興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的綠色制造車間外,堆滿了制造特高壓鐵塔所需的各種部件。
距離堆放點不遠,是國內最先進的熱浸鋅生產線。主控室內,操作工人動動手指,頭頂上方的有軌制導小車隨即啟動,精準抓起部件,將其輕輕吊至無人密閉生產線。
片刻之后,熱浸過的部件被緩緩拉出池面,表層披上了一層閃著銀光的“防銹衣”。幾天后,這些嶄新的部件將被運往天南地北,搭建成特高壓鐵塔,屹立在山地林間,傳輸清潔綠色電力。
這是一家專業制造特高壓輸電線路鐵塔的智能化工廠,去年剛剛投產。環顧四周,在這個面積相當于10多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廠區內,激光切管機、智能電焊機器人整齊排列,地面上沒有碎屑,空氣里沒有粉塵,聞到的僅有偶爾飄來的電焊味。
“這些年,隨著特高壓電網的發展,我們的業務也在不斷增長,原有老廠的規模與配套設施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于是我們建起了這座廠房,擴大生產。”公司辦公室主任繆燕欽用“不可思議”形容這個全新的工廠。
“相關部門了解到我們有擴產的意愿后,幾乎每周要往我們公司跑兩次,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壓力。”繆燕欽已數不清為項目設立的工作專班先后多少次主動上門送政策,圍繞謀劃、立項、開工等提供精細的落地服務,一個個棘手問題被逐個攻破。
新項目又被提上日程。明年,新廠區北側將矗立起一座總投資近10億元的特高壓節能型高導電率導線廠區,與特高壓鐵塔組成輸配電產業鏈,到時公司的產值將再大幅增長。
像這樣“有中生優”的產業發展故事,正在紹興頻頻發生。
浙江蟬簾家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杭紹臨空示范區,去年底,該公司總投資5億元的跨境定制家居數字化柔性生產項目正式竣工投產。
“早就想這么干了。”公司總經理楊衛說,“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環境擴大規模、加速投產,不僅能有效降低風險,也能為自己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據統計,今年紹興全市計劃推進的521個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中,有409個是內生項目,不少已實現當年投產達產。這些內生項目計劃總投資3444.2億元,其中當年計劃投資420.8億元。從內生項目投資額占比情況來看,1月至9月,億元以上內生項目投資額占全市億元以上項目盤子比重為76.1%,占全市制造業投資額比重達52.6%。
向內挖潛提振企業信心
為什么要向內挖潛力?
近年來,招商越來越“卷”,也越來越難。紹興有關部門調研發現,基層在項目招引中,還或多或少存在“重外輕內”“好大忽小”和“喜新厭舊”的問題。
如何繼續吸引資本、留住項目?
紹興重新審視發展面臨的“瓶頸”,將目光投向了內生項目。
2023年,紹興積極摸排優質中小企業項目投資意愿,全方位、多角度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分情況予以排序,推動有限土地資源向“發展前景好、產銷增長快、畝均效益高”的企業優先配置。
紹興還出臺了內生項目指導性意見,聚焦不同類型企業存在的用能、用地、資金等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政策支撐,提振企業投資信心。
針對中小企業土地單列、技改提標、服務保障等重點,意見要求各地每年保障高成長中小企業用地總量不低于當年出讓工業用地總量的20%。
此外,牢牢契合“兩新”政策,將企業技改補助幅度提升到10%至16%,有效激發了企業自主更新設備的積極性。
思路一換天地寬。今年以來,紹興興起了一波挖掘內生項目的熱潮:越城以低空飛行、低空服務等天然優勢為抓手,積極謀劃構建內生項目;柯橋依托臨空示范區、柯橋經開區兩大高能級平臺,加速本地資本同新興產業技術融合發展,培育落地星柯光電、日月光能等多個百億級光電信息產業項目,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虞得益于內生項目的牽引和拉動,正加速形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諸暨以浣江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為牽引,推動轉型出項目、技改上項目、人才帶項目;嵊州立足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壯大,通過多維度評價、憑數據得地,精準篩選培育內生項目;新昌實施雄鷹、頭雁、云雀、新星四大培育工程,篩選產值增速快、畝均效益好的項目列入擬實施庫和培育庫;濱海新區錨定內生項目進行制度革新、模式創新、服務增值,持續細化項目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兩組數據,凸顯出紹興對內生項目的重視程度:今年1月至9月,紹興全市出讓工業用地157宗,面積6757畝,其中內生項目拿地數量占到一半以上;1月至9月,重點內生項目投資完成率達103.8%,高于面上項目投資完成率13個百分點。(記者 程少波 金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