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的戈壁設施農業產業園大棚內,嬌艷的玫瑰花競相綻放,托合提古麗·阿布都熱合曼熟練地進行修枝。“我在這工作的收入比以前好很多。”昔日戈壁長出玫瑰花令她驚奇,“鮮花經濟”則讓她喜笑顏開。
2021年,援疆企業新疆百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落戶英吉沙縣,建設農業產業園。“英吉沙縣地處戈壁,干旱少雨。在這里建大棚,就是要通過科技向戈壁要效益。”該公司董事長李志紅說,公司集中力量進行技術攻關,破解發展難題。
“因地制宜把戈壁灘礫石填充到防護層中,利用戈壁石保溫性能好、蓄熱能力強的特點做實墻體,保證冬季農作物正常生長。”李志紅介紹,為解決缺水問題,產業園采用沙培種植模式,實現肥水回收循環高效利用,有效降低了用水量。
托合提古麗·阿布都熱合曼查看玫瑰花長勢。胡嘉琛 攝
記者在大棚內看到,依托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農戶可以利用數字化監測設備,實現精準灌溉施肥。此外,吊噴降溫系統、自動智能放風機、臭氧殺菌機等現代農業設備均實現全智能化操控。
在科技加持下,玫瑰、百合等10余種花卉在昔日荒涼的土地中枝繁葉茂。其中玫瑰花一年可收獲四五茬,年產量達500萬枝。2023年,該公司種植的25萬枝玫瑰出口到吉爾吉斯斯坦。
據李志紅介紹,公司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幫助當地農戶發展訂單農業,建立統一收購和分紅機制,帶動英吉沙縣新建溫室500座、拱棚1.12萬座,使當地200余人實現就業。
該公司還從山東聘請37名農業技術人員,組建濟寧市農業技術人才援疆工作站,在全縣各鄉鎮開展技術指導。李志紅說,兩年內培訓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業從業人員1.5萬余人次,提高了當地農民種植水平。
2021年,托合提古麗成為產業園的一名工作人員。“以前家里只有幾畝地,我就季節性務工。在這就業后,每月不僅有固定收入,而且能學到技術。村里有十幾人和我一樣來這就業。”托合提古麗說,通過專業技術人員“傳幫帶”,她對今后自己建大棚種花卉果蔬充滿信心。(完)
關鍵詞: 新疆英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