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9月10日訊 今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核心內容包括實施差異化資本監管、優化資本計量標準、優化風險因子等三方面,以更好地引導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7月24日政治局會議以來,圍繞“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政府相關部門不斷出臺支持政策,本次金融監管總局文件的出臺,是立足行業自身發展規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創新實踐。
長期以來,面對無風險利率下行趨勢,加大權益資產配置一直是保險資金運用的必然選擇。本次政策的出臺,對保險資金加大權益資產配置,特別是加大對科技創新戰略的支持,具有直接推動作用。一是通過優化資本計量標準,如本通知第三條將剩余期限10年期以上保單未來盈余計入核心資本的比例從35%提高至40%,第五條針對符合條件的非基礎資產,納入利率風險最低資本計量范圍等,這些政策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核心資本,進而間接釋放權益資產的配置空間。二是優化風險因子,進一步釋放權益資產配置空間,同時也更直接地體現引導保險資金支持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作用,如第六條將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風險因子從0.35調整為0.3,投資科創板股票的風險因子從0.45調整為0.4,第七條投資Reits的風險因子從0.6調整為0.5,第八條投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上市股權的風險因子調整為0.4。三是引導保險資金發揮長期資金的優勢,鼓勵長期價值投資,如第十條明確保險公司季度報告中要公開披露近三年的平均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加強投資收益長期考核。相信這一政策的及時出臺對于優化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結構,同時積極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