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揮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整體效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在深圳,一大批重大創新平臺正在崛起,成為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的重要支撐。
加速高端創新資源集聚
近年來,深圳充分發揮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整體效應,不斷完善學科布局,加快承接大型科學裝置,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實現突破。
“十三五”期間,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布局進一步提速,在深圳就布局了國家實驗室、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重大戰略平臺。
步入“十四五”,深圳創新平臺建設步伐未停歇。4年前成立的鵬城實驗室是國家在深圳布局的國家級重大科研機構;深圳灣實驗室、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被納入國家戰略科研平臺建設體系;在光明科學城,材料基因組設施正抓緊推進場地裝修和關鍵設備購置工作;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集聚了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國際量子研究院等一大批創新平臺。
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底,深圳已累計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廣東省實驗室4家、基礎研究機構12家,各類創新載體總計超3100家。
構筑技術攻關橋頭堡
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過程中,著力提升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日漸成熟的重大創新平臺,讓深圳擁有了一座座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的橋頭堡。
去年底揭曉的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評選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牽頭,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華為參與完成的“超高清視頻多態基元編解碼關鍵技術”項目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位于大鵬新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在8年間,從最初的3人骨干,發展到上千人規模,搭建了組學技術、合成生物學、植物基因組、生態基因組等多個研究中心和技術平臺。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依托重大創新平臺,深圳技術攻關正在路上。
探索新型創新路徑
創新平臺是探索新型舉國體制“深圳路徑”的重要試驗田。
據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介紹,鵬城實驗室按照市場經濟基本規則,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合作共建、重大科研項目聯合攻關、高水平聯合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初步形成了“目標一致、優勢互補、權益分享”的科技資源聚合機制。
4月7日,深圳灣實驗室坪山生物醫藥研發轉化中心牽手鵬城實驗室神農平臺,雙方計劃在5年內,建立基于國際前沿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智能藥物設計研發平臺。
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要,高效聚合創新資源,積極參與構建央地協同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這正是深圳在建設重大創新平臺中的擔當。(首席記者 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