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5月15日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于5月11日完成了5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
執董會一致決定,維持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不變,即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構成,并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由30.93%、8.33%和8.09%下調至29.31%、7.59%和7.44%,人民幣權重仍保持第三位。新的SDR貨幣籃子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7年開展下一次SDR定值審查。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SDR定值審查也是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貨幣以來的首次審查。此次審查因應對全球新冠疫情而推遲一年。IMF在聲明中稱,執董們普遍認可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取得的進展。并指出,到目前為止新冠疫情和金融科技的發展沒有對貨幣在SDR中的權重產生任何重大影響。新的SDR貨幣籃子權重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下一次審查將在2027年。
市場分析稱,這一關鍵權重的上調,體現出人民幣“入籃”以來國際地位的上升,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最新進展。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這一關鍵權重的上調,體現出中國進入SDR籃子六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向外界傳達出積極信號。管濤還表示,IMF評定權重看兩個標準:“出口標準”和“可自由使用”。中國在2016年后出口穩居世界前列,這兩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出口仍然保持高增長,顯示出在疫情沖擊下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IMF完成了5年一次的SDR定值審查并提高人民幣權重,IMF、國際清算銀行、世界銀行等將根據貨幣權重進行資產配置,這有助于增強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這背后是我國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提高。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人民幣SDR權重提升,意味著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外匯儲備、全球外匯交易、投融資中的使用更加廣泛,更加受歡迎;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儲備與投融資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同時,人民幣SDR權重提升,反映出國際對人民幣市場化改革與我國金融改革開放成就的高度認可。
近期,受強勢美元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出現階段性貶值行情,波動幅度明顯放大。此時,IMF將人民幣在SDR的權重提升,也向市場傳遞出積極信號,對提振市場信心將起到一定的作用。長期來看,人民幣的SDR權重上升以及由此帶動的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提高,將助推匯率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推進。
9日,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顯示,人民銀行將持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提升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關鍵詞: 人民幣國際化